
作者:于海涌 黃景禧
出版:澳門博彥出版社
版次:2022年11月第1版
定價:98澳門元
ISBN:978-99981-899-0-4
內容簡介
雙重所有權是英美法信託制度中精巧的法律制度設計,但它與我國單一所有權理念格格不入。我國移植了信託制度,但沒有妥善解決雙重所有權的本土化問題,由此導致信託財產所有權歸屬模糊不清、受益權性質懸而未決、信託登記名存實亡。分析表明,是否採用雙重所有權的形式並不重要,關鍵是本土化的制度設計能否實現同樣的制度功能。在大陸法系的框架下,由受託人享有信託財產的單一所有權,同時受益人享有對受託人的債權請求權,這種設計既可以發揮信託制度的功能,又能夠避免對我國傳統物權制度造成巨大衝擊,有助於實現信託制度的本土化。
在此基礎上,適逢澳門特別行政區就《信託法》進行立法工作,其移植路徑及立法傾向值得關注,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內兩份立法文本的比較分析可以進一步了解澳門《信託法》的本土化設計,有助我國信託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該書共十四章, 內容包括:我國信託法移植中的成功與缺憾,信託法的歷史演進和現代發展,信託法移植的立法例考察,信託法移植的基本路徑,信託財產雙重所有權在中國本土化的路徑選擇,信託制度本土化設計的實證分析,本土化中的委託人和受益人,本土化中的受託人,信託終止時的財產歸屬,信託財產雙重所有權在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本土化設計等。該書之第一作者于海涌是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立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法律風險管理與比較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民商法和立法學的教學與科研活動,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商事信託財產製度研究》(項目批准號:05CFX011)等項目。第二作者黃景禧為中山大學法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